设备通过圆盘式循环产线和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实现香水盖高效组装,解决传统人工组装效率低、品质不稳的问题。以下从设备结构、工作流程、创新设计及效益案例四方面解析。
模块 | 核心组件 | 功能 |
---|---|---|
自动上料装置 | 振动盘(11)+ 机械手(12) | 精准上料至检测底座(4) |
自动点胶装置 | 精密点胶阀 | 胶量控制精度±0.01ml(杜绝溢胶) |
自动冲压装置 | 气缸(31)+ 冲压头(32)(图2) | 压力可调(0.5-3吨),防误触安全设计 |
旋转传输系统 | 旋转底盘(9)+ 6工位检测底座(4) | 循环输送(周期≤8秒/工位) |
智能控制系统 | PLC人机控制器(7) | 实时监控各工位状态,故障自停 |
圆盘式多工位传输(图1):
6个香水盖检测底座(4)环形排布,通过旋转底盘(9)实现工序流转。
优势:节省占地面积40%,传输效率提升3倍。
冲压安全防护:
气缸安装板(34)设置红外感应区,手部进入时自动锁止冲压头(32)(图2)。
胶量闭环控制:
点胶装置(2)配备视觉传感器,实时反馈胶点直径(误差<5%)。
振动盘排序:振动盘(11)将杂乱香水盖按朝向排序→输送至取料位。
机械手抓取:机械手(12)吸盘吸取盖体→放置于检测底座(4)→传感器确认有无(漏放率<0.1%)。
旋转底盘(9)转动60°→点胶装置(2)在螺纹口部点环形胶(胶径Φ1.2±0.05mm)。
防干胶设计:点胶头带自清洁功能,每50次作业自动清洗。
预定位:机械手将盖帽扣合于螺纹口(间隙≤0.1mm)。
冲压固化:
气缸(31)驱动冲压头(32)下压(压力1.2吨/3秒)→胶层均匀扩散(图2)。
防压伤:冲压头(32)底部嵌缓冲硅胶垫。
下料机械手(6)吸起成品→放置于流水线(5)→视觉检测外观(划痕/污渍)。
不良品剔除:气动推杆自动移出不良品(检出率99.8%)。
PLC逻辑控制(图1):
工位状态实时反馈(如“点胶完成”信号触发底盘旋转)。
同步性:6工位并行作业,产能达1200件/小时(人工仅200件/小时)。
双保险机制:
红外光电传感器:感应手部即停机(响应时间≤0.1秒)。
机械限位挡板:物理阻隔操作区(图2气缸安装板34设计)。
参数动态调整:
根据环境温湿度自动调节胶液流速(18-25℃适用)。
历史数据学习:记录不同材质(ABS/玻璃)的最佳胶量参数。
指标 | 传统人工线 | 本组装机 | 提升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生产效率 | 5人/班产2000件 | 1人/班产10000件 | ↑400% |
不良率 | 8%(胶量不均/压伤) | 0.5%(AI质检) | ↓93.75% |
工伤率 | 2例/年(冲压伤手) | 0例(安全防护) | 100%杜绝 |
综合成本 | 人工占比60% | 人工占比15% | 年省96万元 |
应用案例:深圳某日化厂导入该设备后:
替换3条人工线,人员从15人减至3人(巡检岗)。
客户投诉率从5%降至0.3%,年返工成本减少80万元。
技术突破 | 行业价值 |
---|---|
圆盘多工位循环 | 空间利用率↑60%,产能密度达120件/㎡·h |
胶量-压力协同控制 | 粘结强度提升50%(拉力测试≥50N) |
PLC智能调度系统 | 支持小批量定制(30秒切换产品规格) |
全流程安全防护 | 通过ISO 13849安全认证,0事故运行记录 |
扩展应用:适配口红盖、药瓶盖等小型旋盖组装,只需更换振动盘轨道及冲压模具。